“屌丝”移民
在多数人印象中,移民出去的人一般有两个版本的故事:一是多金土豪,动辄花数千万的投资移民;二是传奇的技工们,水电的,通渠的,这类在国内被认为有点low的职业,到了国外却很好混。
但最近,移民的故事中,又出现了一个新的版本——一位非技工专业的“屌丝”移民。
故事的男主人公叫王鹏,原生活在北京,夫妻月收入加起来刚刚一万多点。他们在北京有一套房,夫妻二人变卖房产后,成功移民至加拿大,并迅速完成了从生存到生活的质变。
王鹏把自己的移民故事以《屌丝移民自白:从生存到生活》为题发布在网上,引来大批网友围观和朋友圈刷屏,不少网友给王鹏留言,请教移民攻略,王鹏的回答是:“要想移民成功,先要承认自己在国内是个loser。用流行的话说,就是屌丝。这是我能想到最中肯的意见。”
事实上,移民的门槛确实正在被不断冲破,各种各样的移民手段,让移民群体逐渐从富裕人群到中产人群,再到普通百姓。所以写下这些故事,我们不是要讨论移与不移的问题,而是看看平民是怎样通过各种手段移民的。
王鹏与邻居的合影。
70后的北京媒体人王鹏
选定城市后,再规划财富
70后的王鹏原是北京一媒体人,月收入也就7000元人民币,别说在国外,在北京也多少有点寒酸,但他对于移民的信念却非常坚决。他在一家移民中介咨询时,对方问他“先生移民是想做生意方便,还是为了孩子上学?” 他的回答是:“离开。”
选择离开的他,把北京的房子卖了,“几百万收入,换成加元也好几十万。我安慰自己,别的没啥了,就剩下钱。有过来人鼓励我说,你这钱足够在加拿大当富人了,举着钱往前冲吧!”
这话虽然听着豪迈,但作为新移民,王鹏并没有逞匹夫之勇,他在文中详细记录下移民加拿大前自己做的各种攻略。
“这点钱到了多伦多和温哥华就是毛毛雨。”王鹏说,如果再加上买房,等于重回房奴路。而连锁反应是,他必须去工作。如果找不到,就会着急、消沉,进而影响长远计划。为了让钱花在刀刃上。他的视野转向了加拿大的二三线城市。福布斯杂志有个排名,叫affordable city(供得起的城市),这是很重要的指标。2013年,加拿大安大略省的伦敦市,一套房子的均价是23万加币,这意味着王鹏只需要拿出三分之一的钱就可以全款买下房子了,所以他最终将选择定居在伦敦市。
王鹏还提到,选定城市后,接下来要做的就是规划财富。这类的书籍很多,个人可根据自己认可的规划方式选取。王鹏的做法是,把一半的资金用于自己生活,包括买房、买人寿保险、6个月的生活预备金和定期存款。而另一半是要生成收益的投资款,“我在国内外资银行选择了加币分红型基金产品,每个月有1500加元分红”。还剩下一点钱,他在伦敦当地买了第二套房出租,每个月可以净收益750加元。再算上政府发放的小孩牛奶金(Canada Child Tax Benefit)400加元,在什么都不干的情况下,王鹏一个月就有了2600加元收入(约合14000元人民币)。
这是什么概念?王鹏在文章中算了一笔账:三口之家吃喝1000加元,其中有200加元下馆子。其他像地税、保险、手机、上网等固定花费,1200加元左右。也就是说,生存,而且是在有房和两辆车的情况下,一个月2200加元就够了,还有盈余。后来,他又找到个工厂的体力工,高峰期收入是1700加元,王鹏在文中总结道,“我觉得已经由生存向生活迈进了。”
留学网 读懂留学
关注留学,收听和分享“未来留学”

携手留学网,为您提供更多留学行业新鲜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