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子女?”——谈在美中国一代移民的困境
“子欲养而亲不待”

《孔子家语》中,丘吾子曾道:“子欲养而亲不待”,意思是子女希望尽孝时,父母却已经亡故。为了避免这样的悲剧,在美的中国一代移民也是费尽了心思,其中的一个方法便是把双亲接到美国养老。但是,这样真的行得通吗?
2014年1月7日上午,南加州阿凯迪亚市,一位来自天津的老人朱立在家中用利刃刺死41岁的来自哈尔冰的华裔儿媳李晓琳,随后被捕,案发时,被害人的婆婆和两岁儿子也在家中,目睹了悲剧的发生。10日,被关押在监狱的朱立在牢房上吊自杀。
这位朱姓老人是来美国投靠唯一的儿子的,虽然他在附近社区也有兄弟姊妹,但是他还是很不喜欢美国的生活。他曾多次表达想回大陆,但是在大陆的房子又被卖掉,从而导致家人“反目”。这一新闻让很多想移民的中国人和当地的华人震惊。震惊之后更应该深思,这一事件透露出很多以前考虑不到的问题。
老人的“孤岛”心理
一家三代生活在一起,矛盾在所难免的。即便他们都在国内,争吵也避免不了。但是在国内,在老人熟悉的环境里,老人有自己的倾诉出口,或是亲友,或是朋友。但是在美国,环境陌生,而儿子儿媳都已习惯了美式生活,矛盾更易变得尖锐和不可调和。周围是自己不熟悉的环境,在家也感受不到温暖,这样的“孤岛”心理就会产生出一系列的问题。
老人的“被剥夺感”
以上述的朱性老人的案件为例,当初朱老先生为让儿子出国已做出巨大牺牲。而后来,儿子和儿媳让他来美国一起生活,又卖掉了他的房子。或许,儿子原本是一片孝心,甚至不让他回国也是孝心,担心他回去孤苦无依。但在老人看来,却并不是这样。他会产生强烈的被剥夺感,而且年龄越大的人这种想法往往越强。还有一种情况,一些老人在国内也曾是事业有成,曾经在职场叱咤风云,来美国以后,却因为语言不通,只能帮儿子女儿带带孩子,曾经的风光被强制剥夺了,这样也会产生一种强烈的被剥夺感。
“子欲养而亲不待”,但是双亲健在时如何去“养”,对在美中国一代移民来说,也是一大困境。
留学网 读懂留学
关注留学,收听和分享“未来留学”

携手留学网,为您提供更多留学行业新鲜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