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子女?”——谈在美中国一代移民的困境

来源:侨报网    作者:    时间:2014-07-29 07:43:39  

   【小编有话:小编不算一代移民,只算是来美求学后漂在这与家乡与隔海相望的异国的一朵浮萍罢了。但是,即使是一朵小小的浮萍,也有自己的烦恼。

  父母的发上渐染风霜,作为独女不能相伴左右,却只能通过小小的一方手机屏幕听着他们“要吃饱穿暖注意身体”的声声叮嘱;老外婆愈发年迈,已记不大清琐事,母亲去探望时却每每埋怨“就一个女儿,还要送那么远,害得我也看不着”;好友散落天涯,幼时的闺蜜已走出小小山城,在日本,在上海,在杭州,在美国,为各自的梦想奋斗努力;独身洛城,远离亲人、朋友,身边唯有一小猫陪伴,却自幼多病,不免忧心多牵挂。

  人生不易,对于在美的中国一代移民来说,浓重的乡愁,断根的疼痛,文化的冲突,一切的一切,似乎变成了一种困境,让人深陷其中。】

  【侨报网综合报道】据2014年《中国国际移民报告》,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四大移民输出国,“移民赤字”现象凸显。而美国作为中国海外移民第一目的地,据美国国土安全部移民数据办公室报道,仅2013年,就有71,798名来自中国的申请人获批美国绿卡,占2013年绿卡获批人数的7.2%。随着移民热的持续升温,在美中国一代移民所面临问题也日益明显。

  “父母在,不远游”

  

201426937441263919

 

  网上流行一道数学题:“我妈妈20岁生下我,以前的20年,她每天都能看到我,现在我20岁了,已经半年没有回家看她。而她40岁了。妈妈如果可以活100岁,那么她还可以活60年。我如果再这样半年回家看她一次,我这一生,妈妈这一生,就只有120次机会见面了……”还有一首写在某养老院墙上并曾在网络上流传的诗歌:“孩子!如今,我的脚站也站不稳,走也走不动了,所以,请你紧紧地握着我的手,陪着我,慢慢的,就像当年,我陪着你一步一步地走。”这都反应了当今社会上对于“如何尽孝”这个问题的一种思考。

  孔子有关孝道的论述很多,而流传最广的要数“父母在,不远游”(里仁篇),直译为,父母在世时,不出远门去求学、做官。但是,现在移民越来越热,为念书,为工作,为爱情,或为自由故,那么这句话在当今社会还适用吗?

  据新浪网报道,中国北京师范大学教授、著名文化学者于丹曾提出,不比这句话提出的时代,现今社会交通发达,飞机、高铁、动车构成的交通网四通八达,可能子女远游归来之时,父母还是心情欢畅的。于丹提出,理解“孝”字,按中国的话来说是“百善孝为先,论心不论迹”。那何为“心”,何为“迹”呢?孔子用简单的两个字回答了这一问题——“色难”,千孝万孝不及给爹妈的心意和好脸色。于丹曾聚过一个例子,给父母买豪宅,包飞机去旅游,或者给父母请保姆,再加上每月好几万的零花钱;或是一个下岗工人,和父母挤在几十平的房子里,和父母天天在一起,伺候他们,给父母捶背洗脚,哪一个更孝顺呢?

  这样就又回到“父母在,不远游”这句老话上了,不离父母身边,能为父母做的自然就多了;而“远游”了,即使有心,真正能做的也少了。而在美的中国一代移民,为了自己的梦想,为了自己的孩子,选择远离家乡,扎根这异国他乡,内心的苦闷,想必也是浓重的。


出国移民网(www.yimin10.com)是一家出国移民行业媒体平台,我们专注于报道出国移民新闻及出国移民资讯动态。联系邮箱admin@cooa.com.cn,我们会第一时间与你联系。

留学网 读懂留学

关注留学,收听和分享“未来留学”

携手留学网,为您提供更多留学行业新鲜货。

热门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