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编程硕士的北美求职记

来源:    作者:    时间:2015-05-04 23:06:34  
  HR 的电话里还提到 Facebook 入职后有六星期的 bootcamp,可以熟悉各个项目和团队,具体的项目是 bootcamp 结束后自己选的。问了一下在那工作的朋友,做出的选择一般都会被满足,因为 bootcamper 的选择分布还算比较平均的。

  Facebook 电面和 Google 差不多,是在 collabedit 上进行的。也是面试官在电话中口述题目,我在网站上写代码。老实说这个网站的体验不怎么样,面试过程中出现过几次我这边写的代码没在面试官那里出现的情况。好在面试官比较有经验,一发现有问题就会提醒我刷新页面。

  第一轮电面我做了三个 coding 题,题目都不难,但是要求 bug free。电面的面试官抓 bug 的能力着实厉害,找出了两个我一开始没发现的 bug。好在他提示说有 bug 但没指出的情况下,我把它们都修正了。面试题目难度和 Google 的电面难度差不多,都是对数组、二叉树和字符串的基本操作。第一题是把一个字符串中的 %20 都转成空格,第二题是按层打印一棵二叉树,第三题是找出两个有序数组里不同的数字(类似求集合的异或)。程序正确后面试官还会问一些优化方面的问题,例如在不同的情形下应该使用哪一种算法。

  面完后第二天收到 recruiter 的消息说我拿到 onsite 的资格了,具体的时间会在十一月通知我。

  Facebook 给我安排的酒店是 Palo Alto 的 Sheraton。酒店门口停着不少出租车,面试那天的出租车司机还是用 Square 收的钱。我的面试正好赶上了他们的 University Day。这一天的安排是上午三轮面试,中午吃饭,下午逛一圈公司以及三场讲座。我的第三轮面试还出了点茬子,面试官一直没出现,HR 只能先带我去吃中饭。中饭结束后 HR 带着别人边逛公司边介绍,我只能继续我的第三轮面试了。

  Facebook 校招时本科生和硕士生是统一级别的,面试只包括算法题,不会有设计题;而博士生则高一级,面试的时候还会有设计题。三轮 onsite 面试包括一轮 jedi 和两轮 ninja。jedi 面主要是让面试者介绍自己的项目经历,了解面试者的技术专长和偏好,不过面试官也让我做了一个简单的 coding 题。ninja 面各有两个 coding 题,题目难度都不大,和电面差不多。但是与电面不同的是,面试官会深入问一些细节的问题,例如代码里生成了多少个新的对象,有没有办法优化等,有一个问题还要求我用一种算法实现后,再用另一种完全不同的思路实现一次。(onsite 面试是签了 NDA 的,这里就不方便透露具体的题目了)

  面试完之后有三个讲座,第一个讲座介绍了 Facebook 总体的工作环境。第二个分产品和后台两个讲座,同时进行所以只能选一个。我一开始选择了后台开发,不过当时突然对产品有了兴趣,就去听了产品的讲座。一位负责 Events 开发的工程师结合这个产品介绍了下 Facebook 内部产品开发的流程,例如新特性是怎么出来的,如何测试等。最后一个环节是几位刚从 bootcamp 毕业的员工和我们分享他们在 Facebook 中工作的感受。


出国移民网(www.yimin10.com)是一家出国移民行业媒体平台,我们专注于报道出国移民新闻及出国移民资讯动态。联系邮箱admin@cooa.com.cn,我们会第一时间与你联系。

留学网 读懂留学

关注留学,收听和分享“未来留学”

携手留学网,为您提供更多留学行业新鲜货。

热门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