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移民男孩在北美成弱势

来源:    作者:    时间:2013-10-16 15:30:34  

   有人说,再过15-20年,华人移民第二代中的女孩,不要说医生、律师、教授、工程师、文体明星满北美都是,可能省长、州长、总理、国务卿甚至连总统都有人荣任。对这样大胆乐观的预测,我更是深信不疑,因为我从第二代华人女孩目前的实力,看出了这个未来的苗头。而对男孩,我却不敢有任何过高的期许。

  时下,我们华人的媒体、教育机构、有识之士,大家在谈论子女教育时,往往都把焦点放在高中以前的孩子身上,很少谈及高中及大学阶段的子女教育,即便有少数职业人士触及到这个领域,但所传所授也都是如何选校择业或提高某一学科的技能水平一类。说实话,高中以前的基础教育,不管大家关心的如何足够,谈论的如何周全,争议的如何激烈,就整个全日制教育体系来讲,它只不过是预备阶段而已。

  打个比方说,它就像沙滩草地的岸边,虽然风光无限,但毕竟还没有涉水,进入水中,真正的“水中”乃是高中和大学。而对我们华人来说,高中和大学阶段的大男孩教育,又是这个水区里的“深水区”。

  称之“深水区”,首先是“趟”的人少。可能多数华人移民自身都很年轻,子女尚小,还没到关心的时候。再就是有争气女儿的家庭多,养不肖之子的父母少,所以关注大男孩教育的人寥寥。其次是愿意、能够并敢于“到此一游”的人更少。还有一种情况是,家有大男孩的父母以为将儿子拉扯大,送入高中、大学,就万事大吉,成功在望,可以坐等儿子的出人头地,飞黄腾达了,所以,不必要再对此谈论什么。

  殊不知,在加拿大不同于在中国,凡没有跟儿子一起趟过这个深水区关口的父母,很少能够收获如预期的。我不是要耍“乌鸦嘴”,故意扫这些含辛茹苦父母的兴,而是事实太真,道理太硬!很多人都把出国后学英语当作语言“关”来攻,却很少有人把“大男孩教育”也当作“关口”来闯过。

  记得三年前,我的犬子刚刚上高中。有一天中午,他从学校放学回来,当时车道与马路接头处的垃圾桶被风吹到马路中间,既影响交通,又妨碍观瞻,可他看见就像没看见一样,毫无感觉地回到了屋里。我瞧见了这一幕,于是就在饭桌上对他说:“华人男孩在北美是个绝对的弱势群体,因为主流社会的女孩难得看上他们,华人女孩同样不把交友、择偶的重点放在他们身上。华人男孩如果不付出加倍的努力,将来可能找老婆都难。”

  他说:“那我该怎样做才好?”我说:“先做HandyMan,再做HardWorker,多做Volunteer,多当Apprentice,不要求那么多假大空。”此后,他跟母亲搬迁到草原省,在那里学会了修车、修房、安装家电等各样零活,就连换屋顶、撤门窗这样的专业装修工作他都能做。干活的时候,他喜欢光着膀子,独立操作,做事有板有眼,浑身晒得漆黑,跟本地白人小伙没有两样。

  今年夏天,他高中毕业联系好学校后,就一个人做背包客去荷兰、埃及、以色列、土耳其等地玩了两个多月。大学开学那天,他自己开着一辆旧车就去外地上学了,住宿和个人生活用品全是自己搞定,我们作父母的什么神也没有烦。我一直恪守“三不夸”原则,其中一个就是不夸儿女。这次为了把我们华人子女教育的“深水区”探查清楚,让更多的家长和儿子都能顺利闯过这一关,不得已在此厚颜一次,大家权当是一种“趟水”经验的分享吧。

  而差不多就在三年前的同一时期,我在RichmondHill的家中接待了好几位由邻居的女儿引荐来的超大男孩(说他们是超大男孩,因为他们虽然年龄上已属青年,却一点独立能力也没有,说话行事为人完全像个孩子),他们都是奔一个主题而来,就是咨询如何应付父母的驱赶。


出国移民网(www.yimin10.com)是一家出国移民行业媒体平台,我们专注于报道出国移民新闻及出国移民资讯动态。联系邮箱admin@cooa.com.cn,我们会第一时间与你联系。

留学网 读懂留学

关注留学,收听和分享“未来留学”

携手留学网,为您提供更多留学行业新鲜货。

热门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