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海外中文学校:华人“留根”工程任重道远

中新网4月18日电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国际地位的提高,“孔子”走出国门,汉语这门古老而有魅力的语言正逐渐被世界各国民众所熟悉,学汉语、说汉语成了许多洋学生的选修专业、第二外语、职场语言。自2004年起,300余所孔子学院以惊人的速度遍及全球亦表明了外国人学习汉语的热情之高。
相比之下,作为华裔子女学中文的基地——海外中文学校的发展却是喜忧参半。国家的大力支持,华教工作者的不懈努力以及家长的重视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学校的发展,然而,资金匮乏、校舍难觅、师资不稳定、教材不规范等因素,也成为制约海外中文学校发展的重重阻碍。
在海外,当我们面对蓝眼睛黄头发的“中国通”倍感欣慰之时,却也经常遇到一些黄皮肤黑头发的“外国通”略显尴尬,我们在自豪于民族语言走出去的成就之时,或许华裔子女的中文教育和留根问题也同样值得深思。
“汉语热”推动 海外中文学校机遇与挑战并存
据报道,2012年全国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列席海外侨胞举行了小组专题讨论,研讨海外华文教育状况。巴拿马中华总会会长麦杞佳表示,在国外寻找幼儿师资非常困难,希望中国大陆为海外中文学校提供高水平的专业化幼儿教师。
海外列席委员孙耀亨表示,目前,很多华语以外的国家和地区的家长已经意识到,中国现在已经是一个经济大国,当他们的孩子长大的时候中文非常有可能已经成为世界最重要的语言之一。由此不难看出,在汉语热的大背景下,海外中文学校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
海外的中文学校在形式上多属“业余教育”,很多为周末学校。据《欧洲时报》英国版报道,每周日下午1点到4点,位于伦敦北一区哈克尼社区学院的教室里总会传来朗朗的普通话读书声,作为英国唯一一家由中国国务院侨务办公室评选出的华文教育示范学校,伦敦普通话简体字学校创办已经15年。
像这样利用周末进行系统中文教学的学校如今在美国也已经非常普遍。据“全美中文学校协会”统计,目前仅该协会的成员就有410多所学校,分布在美国43个州,在校人数达10多万人。
然而,中文学校大都只有每周几小时的学习时间,造成并非所有学生都能坚持读完整套课程。据了解,英国目前除主流学校的中文课程和百余所周末中文学校外,还没有一所全日制的中文学校。另外,师资力量的短缺和不稳定也成为制约海外中文学校发展的瓶颈。
拥有全日制的教学安排,配备完善的教师队伍和规范化的汉语教材,目前仍然是许多海外中文学校的一个美好愿景。

国侨办加大支持力度 造血与输血需双管齐下
近年来,中国国务院侨务办公室大力推广海外华文教育,向海外中文学校提供了多方面的支持,为华人华侨学习中文提供了实用性的帮助。
中国国务院侨务办公室和中国海外交流协会自2009年起,每年举行“华文教育示范学校(单位)”的评选活动,并给予10万元人民币(约合1.58万美元)的奖励,用于改善学校教学条件,鼓励和鞭策师生更好地学习中文。在这一政策的帮助下,示范学校的办学水平、办学规模和办学影响均得到了明显的提高。同时,通过发挥示范学校的榜样作用,由点及面,还带动了当地其他华校提高办学水平,进一步促进了所在国家和地区的华文教育发展。
据悉,2012年2月,国侨办副主任任启亮到访芝加哥,参观了美中地区最大的中文学校——瑞华中文学校;3月,国侨办讲学团到访马德里,与马德里华侨华人中文学校的教师们进行专题座谈;近日,中国驻葡萄牙大使馆领事部郑希领事代表国务院侨办向葡萄牙华文学校赠送教科书,为海外中文学校提供了宝贵的支持。
面对当前海外中文学校师资不稳定,教材不规范等普遍问题,国务院侨办在继续加大对中文教师的培训、增加从中国国内选派教师赴海外中文学校教学和不断推进中文教材的规范化方面进行规划和部署。争取做到“造血”与“输血”双管齐下,努力推进海外中文学校及华文教育发展。

校长担起建校大梁 华教精英把“根”留住
留学网 读懂留学
关注留学,收听和分享“未来留学”

携手留学网,为您提供更多留学行业新鲜货。